桶裝純凈水設備在長期運行中,會因原水中的雜質、微生物等在管路、濾芯及膜組件表面積累,影響產水質量與設備效率。定期規范清洗是維持設備性能的關鍵,以下是具體的清洗方法與步驟:
清洗前的準備工作
停機檢查:先停止設備運行,關閉進水閥門,排空設備內部存水,檢查各部件(如管路、接頭、閥門)是否有泄漏或損壞,確保清洗過程安全。
準備工具與藥劑:根據設備類型準備專用清洗藥劑(如酸性清洗劑、堿性清洗劑、消毒劑等,需符合食品級標準),以及清洗用的水桶、軟管、扳手等工具,避免使用金屬材質過硬的工具劃傷設備部件。
明確清洗范圍:確定需清洗的核心部件,包括預處理系統(濾芯、活性炭罐、石英砂過濾器)、反滲透膜 / 超濾膜組件、儲水桶、灌裝管路等,避免遺漏關鍵環節。
分部件清洗流程
預處理系統清洗
濾芯類部件:對于 PP 棉、活性炭等可更換濾芯,若接近使用壽命,直接更換新濾芯;若仍可使用,用清水正反沖洗至出水清澈,去除表面附著的泥沙、膠體等雜質。
過濾器(如石英砂過濾器):采用反沖洗方式,通過反向水流沖擊濾料,將截留的雜質隨水排出,沖洗時間根據水質情況調整,直至排水清澈。
膜組件清洗
沖洗階段:先用清水低壓沖洗膜表面,去除疏松附著的污染物,沖洗時注意控制水流速度,避免沖擊過大損傷膜元件。
藥劑清洗:根據膜污染類型選擇適配藥劑(如有機物污染用堿性藥劑,無機鹽結垢用酸性藥劑),按比例稀釋后循環沖洗膜組件,確保藥劑充分接觸膜表面,浸泡一定時間后排出藥劑,再用清水沖洗至無殘留。
消毒處理:必要時使用食品級消毒劑(如二氧化氯溶液)對膜組件進行消毒,殺滅可能滋生的微生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儲水桶與管路清洗
儲水桶:排空桶內存水,用清水沖洗桶內壁,若有污漬,用軟布蘸中性清潔劑擦拭,再用清水沖洗干凈;對于封閉式儲桶,可通過循環泵將清洗藥劑送入桶內,循環清洗后用清水沖洗至無殘留。
灌裝管路:將清洗藥劑通過管路循環,重點沖洗灌裝嘴、閥門等易殘留液體的部位,確保管路內壁無雜質或微生物滋生,最后用清水沖洗至出水無異味、無泡沫。
清洗后的檢查與試運行
部件復位:清洗完成后,按設備原結構安裝好各部件,檢查連接是否緊密,避免漏水。
試運行:開啟設備,觀察產水流量、壓力是否正常,檢測產水水質(如電導率、微生物指標),確認達標后再恢復正常生產。
記錄存檔:記錄本次清洗的時間、使用的藥劑、清洗時長及設備狀態,為下次清洗提供參考,形成定期維護記錄。
定期清洗桶裝純凈水設備需遵循分部件、按流程操作的原則,結合設備實際運行情況調整清洗頻率(如水質較差時縮短清洗周期)。通過科學清洗,既能保障產水符合衛生標準,又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為桶裝純凈水設備生產提供穩定支持。